光伏电缆安装说明
(一)安装前准备
现场勘查:在安装光伏电缆前,需对安装现场进行详细勘查,了解安装环境和条件,包括地形地貌、建筑物布局、电缆走向、安装位置等信息。根据现场实际情况,制定合理的电缆敷设方案,确定电缆的敷设路径和方式,避免电缆与其他管线、设备发生交叉或干扰。
工具和材料准备:准备好安装所需的工具和材料,如电缆剪、剥线钳、压线钳、万用表、绝缘胶带、扎带、电缆桥架、穿线管等。确保工具完好无损、性能良好,材料的规格型号与采购的电缆相匹配,数量充足。
人员培训:对参与电缆安装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,使其熟悉光伏电缆的安装要求、施工工艺和安全操作规程。培训内容应包括电缆的敷设方法、连接方式、绝缘处理、接地要求等知识,提高安装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,确保安装质量和施工安全。
(二)安装流程
电缆敷设
直埋敷设:若采用直埋方式敷设电缆,需先挖好电缆沟,电缆沟的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,一般不小于 0.7m,并在电缆沟底部铺设一层 100mm 厚的细沙或软土。将电缆放入电缆沟后,在电缆上方再覆盖一层 100mm 厚的细沙或软土,然后盖上保护板或砖,最后回填土并夯实。在电缆敷设过程中,应注意电缆的弯曲半径不得小于电缆外径的 15 倍,避免电缆过度弯曲造成损坏。
电缆桥架敷设:安装电缆桥架时,应确保桥架的安装位置准确、固定牢固,桥架的水平度和垂直度偏差应符合规范要求。将电缆沿着桥架敷设,每隔一定距离用扎带或卡子将电缆固定在桥架上,防止电缆滑动和晃动。电缆在桥架内敷设时,应保持整齐有序,避免交叉和缠绕。
穿线管敷设:根据电缆的规格和数量选择合适的穿线管,穿线管的内径应不小于电缆外径的 1.5 倍。在穿线前,应先将穿线管内清理干净,确保管内无杂物和积水。将电缆一端绑扎好,通过穿线器将电缆拉入穿线管内,在穿线过程中,应注意避免电缆刮伤和磨损。穿线完成后,应及时封堵穿线管的两端,防止水分和杂物进入管内。
电缆连接
端子连接:将电缆端部的绝缘层剥除适当长度,露出导体,然后将导体插入合适的端子中,使用压线钳将端子与导体压接牢固。在压接过程中,应确保端子与导体接触良好,无松动和氧化现象。压接完成后,在端子和电缆绝缘层上缠绕绝缘胶带,进行绝缘处理,确保绝缘性能良好。
焊接连接:对于一些对导电性能要求较高的场合,可以采用焊接方式连接电缆。焊接前,应先将电缆端部的导体清理干净,去除表面的氧化层和杂质。然后使用合适的焊接设备和焊料进行焊接,焊接过程中应注意控制焊接温度和时间,避免过热损坏电缆绝缘层。焊接完成后,对焊接部位进行绝缘处理,可使用绝缘套管或绝缘胶带包裹焊接部位,确保绝缘可靠。
接地处理:光伏电缆的接地是确保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。在电缆的两端和中间适当位置,应进行接地连接。接地方式可采用直接接地或通过接地装置接地,接地电阻应符合设计要求,一般不大于 4Ω。接地连接应牢固可靠,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方式,确保接地导体与电缆金属屏蔽层或铠装层良好接触。
(三)安装验收
外观检查:检查电缆的敷设路径、安装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,电缆表面有无破损、划伤、变形等缺陷,电缆的固定是否牢固,绑扎是否整齐。检查电缆连接部位的端子或焊接点是否牢固,绝缘处理是否良好,有无松动、裸露等现象。
绝缘电阻测试:使用绝缘电阻测试仪对电缆进行绝缘电阻测试,测试电缆导体与导体之间、导体与绝缘层之间、导体与地之间的绝缘电阻值。绝缘电阻值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,一般在常温下,电缆的绝缘电阻值应不小于 100MΩ/km。若绝缘电阻值不符合要求,应查找原因并进行处理,直至测试合格。
接地电阻测试:使用接地电阻测试仪对电缆的接地电阻进行测试,检查接地系统是否符合设计要求。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规定的限值,若接地电阻值过大,应检查接地连接是否牢固,接地装置是否符合要求,并进行相应的整改。
通电测试:在完成上述检查和测试后,对光伏系统进行通电测试,观察电缆的运行情况,检查电缆是否有发热、冒烟、异味等异常现象。同时,使用万用表等仪器测量电缆的电压和电流,确保电缆的运行参数符合设计要求。